|
【转型升级】访第九届禅城区十佳科技人物获奖者于伟东 |
【zhuanxingshengji】2013-9-12发表: 访第九届禅城区十佳科技人物获奖者于伟东 编者按:上月,佛山市禅城区第九届十佳科技人物名单出炉,3名陶瓷行业的杰出代表获奖。这些获奖者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为推动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高陶瓷行业创新能力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传 访第九届禅城区十佳科技人物获奖者于伟东编者按:上月,佛山市禅城区第九届十佳科技人物名单出炉,3名陶瓷行业的杰出代表获奖。这些获奖者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为推动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高陶瓷行业创新能力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传播正能量,助推陶业发展,本报采访了3名获奖者,带大家走近这些陶瓷行业的杰出代表。 博士学位毕业后,于伟东一直在其研究的领域默默耕耘,获得多项专利发明。2009年南下佛山主持佛山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陶瓷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上硅所佛山中心)建设,为佛山传统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并于今年获得了由禅城区科技局颁发的“十佳科技人物”奖。对于这次获奖,于伟东感到十分意外,他表示在禅城区的科技界中,有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自己仅是他们当中的一位幸运儿。他说:“这次当选,是对我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为禅城区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南下佛山, 助推传统陶瓷产业升级转型 2009年,以广东省与中科院全面战略合作为契机,于伟东受到上硅所委派,到佛山市禅城区做科技副职。“我的工作主要是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面向禅城区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材料产业发展,通过引进区域外的创新资源,助力特种陶瓷相关产业的发展。”于伟东说,南下佛山之后,他首要的任务是稳步推进上硅所佛山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以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的技术成果为依托,开展陶瓷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陶瓷高技术企业和人才队伍的培育。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上硅所佛山中心在智能节能贴膜、ltcc技术、大功率压电陶瓷、高散热陶瓷、功能建陶、纳米材料等相关产品进行了技术攻关,目前大部分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成功研发4种新产品:智能节能贴膜、节能换能器、防静电陶瓷、纳米功能涂料,其中,智能节能贴膜、节能换能器已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据他透露,上硅所佛山中心面向传统陶瓷转型升级和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研发课题团队共有12个,参与项目研发人员近50人,开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研发项目15项。在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于伟东努力带动佛山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展并推动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参与筹划建筑陶瓷转型,深入探讨特种陶瓷的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科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科研工作讲究严谨与细心,经常给人以枯燥无趣的感觉。于伟东却觉得,大众对科研工作其实存在了一些误解,科研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严肃,其成果也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采访过程中,他给记者分享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去年于伟东和他的团队在研究如何将纳米自清洁涂料应用于卫浴产品时,考虑到纳米自清洁材料的超亲水性和光催化性能,项目组觉得可以将其应用于坐便器或者小便器这些卫浴产品上,便尝试开发节水功能卫浴产品,但是如何检测其节水效果成为了困扰项目组的难题。为此,于伟东和他的团队成员查阅了很多测试的标准和相关文献,但是没有获得适合检测的方法和规范。“一些标准不太适用,比如说用小球或墨水来测试卫浴产品的节水性能。由于我们试图改变卫浴陶瓷的表面特性,因此小球或墨水无法确切模拟人类的排泄物。这时候,我想到了东北家里做的豆瓣酱,似乎有些相似之处。”于伟东忍俊不禁地说,在研究过人类排泄物的相关成分后,他们发现有一种经过发酵的黄豆酱的成分可以满足这个项目的测试要求。 “这事说起来好像有点不雅,但是从中也可以说明,无论是多么高深的科技或者发明,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于伟东说,这次的小波折也让他深深体会到,在面向实际应用的科研中,一项新的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会遇到很多无法预知的问题,现有的标准和规范也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近期,于伟东和佛山质检中心、进出口检疫检验实验室、禅城区知识产权协会等,联合组建了“佛山陶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筹)”。他表示,“我们就是想为区域的陶瓷技术创新提供一站式的科技服务。”当于伟东把这件事情和联盟单位的专家提及时,专家们纷纷认同,并希望尽快建立以研发、标准、规范、专利为主要内容科技服务体系,有利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建陶功能化是发展必然趋势 近年,上硅所佛山中心在大功率压电陶瓷、高散热陶瓷、功能建陶等方面进行攻关,于伟东表示,说到建陶功能化,还是存在一定争议的,尽管发展很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成为主流。“我想这是阶段性的问题,未来的建筑陶瓷,装饰和遮蔽功能不会变,但已经是最基本的功能,也发展到了极致,难以有更大的突破,而产品的多元化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表示,建筑陶瓷功能化是建筑陶瓷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开陶瓷表面装饰同质化竞争的红海,进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蓝海;其次,国内建筑陶瓷功能化与国外建筑陶瓷功能化的发展存在相当差距。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功能陶瓷方面有相当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大量的技术人才,更容易以此切入到建筑陶瓷领域,或者说模糊建筑陶瓷和特种陶瓷的界限。于伟东以他们所做的防静电瓷砖为例,“从科学定义上看,应该是建筑陶瓷的一种,但是从使用上看,大家最关注的不是它是否美观,而是其导电功能,因此它也是广义上的功能陶瓷。”毋庸质疑,能源和环保是我国一段时期以来重点关注的课题。于伟东说:“节能减排是永恒的话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我们的所有研究和开发就是为了人类的生活更舒适。我们近几年开展的项目仍然是围绕特种陶瓷及其相关技术的,比如说导电,温控,压电等特种陶瓷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 谈及陶瓷的未来发展,于伟东表示陶瓷行业未来必定是环境与资源的和谐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和特种陶瓷产业将会是转型升级的重点内容。他指出,传统陶瓷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很多陶瓷企业在残酷的价格竞争下,利润越来越低。为了摆脱恶性竞争,更多建陶企业意识到了通过建筑陶瓷功能化差异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产品附加值,更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很光明的出路。“当然一个行业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包括企业自身、政府对行业的引导、市场环境等等。”他希望上硅所积累多年的陶瓷应用技术能够走出实验室,最终在佛山这里生根发芽,和佛山陶瓷一起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科研重在坚定和勤奋 于伟东从大学时代开始,一直醉心研发,到现在已经20多年时间了,曾经获得过多项专利和发明成果。于伟东谦虚地说:“我现在还谈不上成功,还在爬坡途中呢。”在于伟东看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持之以恒”的坚定,二是“业精于勤”的勤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却没几个。 于伟东认为并没有所谓的落后的学科,只有落后的技术。经济社会上每一门学问都还是在发展中,从最古老的烧陶瓷、冶炼金属,到新兴的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我们只要善于‘抬头看路’,找准方向,我想一定可以做出成绩来。”于伟东说,越是你做起来难的事情,就越需要坚持,因为别人做起来也是难的。他举了一个例子,现在他们推广光催化溶胶,遇到了涂覆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涂覆方法,现有涂覆方法,在适合工业化的前提下,都难以获得没有彩虹纹的膜层。后来,他们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只是别人回避了。因此,于伟东就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开发纳米级涂层的涂覆技术,现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拓宽了应用领域。 另外一个“勤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他说:“我自觉资质平庸,只有勤奋,才能有进步。”他告诫年轻一代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努力做到了“大家都认为对的事情”,包括勤奋、坚持、心静、积极、灵活等,而失败者往往做的还不够。于伟东表示,新一代的科研人员面对更多的诱惑和压力,不应该消极,因为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他希望年轻一带的科研人员可以坚定信念,充满希望的面对困难和挫折,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同时他也希望政府和企业家门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科研人员能够更专心于科技工作。 瓷砖相关 转型 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 升级换代 升级 转型升级 品牌升级 产业升级 ,本资讯的关键词:转型升级特种陶瓷禅城区第九届获奖人物 (【zhuanxingshengji】更新:2013/9/12 23:44:32)
|